新个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,新增子女教育、住房贷款利息、住房租金、赡养老人、大病医疗、继续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。享受到这些减税红包,你缴纳的个税会变少,到手收入会增加。
那么,作为一个上班族,如何申领表格?如何填写?不愿意让单位知道某些隐私怎么办?享受相关扣除需要保存好哪些资料?每月预缴税款又该如何计算?
办税流程与计算:
1.六项专项附加扣除,事关老百姓的孩子、房子、老人等,确定开年就能享受到减税红利?
答:确定。办税流程做了简化,大可放心。申报就能扣除。即便当月没能扣除,晚报可以补扣,一次性补扣不完还能在以后月份工资中继续扣。还有保底大招,少扣可以退税,如果纳税人在本年度中未申报扣除,或者申报晚了到年底仍补扣不完的,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。
2.扣除的事项这么多是不是要准备很多资料?
答: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相关资料,比如继续教育的资格证书、住房贷款合同等等,纳税人自己留存备查即可,不用报送。
3.我有扣除项,如何让税务部门知晓?
答:通过填写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》。
4.个人有几种办理途径?
答:两种:一是由单位代扣。纳税人愿意将自己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,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,就可根据个人申报情况进行扣除,大家在每月领工资的时候,就可以享受到减税红利了。 二是自行申报办理。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相关信息就能享受扣除。也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,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信息办理扣除。
5.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》包含什么信息?
答:纳税人填报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》,包括姓名、身份证号等个人基本信息,收入情况、三险一金、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等。
6.如何获取纸质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》?
答:有三种方式。 1、可就近到任一办税服务厅,领取已经印制好的信息表格。 2、在单位领取。 3、可登录税务总局或各省、市税务机关官网,下载表格电子版并自行打印出来。
7.纸质填表比较麻烦,如何直接填写电子版?
答:可向单位索要,或者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、个人所得税APP端填写。 需要提醒的是,由于手机APP和网页端申报系统需与税务端、扣缴端软件联动调整,目前正在根据部分纳税人申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最后的校验,全部功能将于今年12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。届时,纳税人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将更为便捷。
8.我选择单位代扣,填写好表格后,是否需要其他流程?
答:填写好的纸质表格可以提交给单位,同时将电子模板内容打印,经员工签字、单位盖章后留存备查。
9.所有扣缴都要留资料吗?需要上交吗?
答:第一,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留存资料,比如子女在境内接受教育的,教育部门的信息比较全面,不用留资料。孩子在境外上学,需要保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以及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。 第二,留存资料不需要提交,申报时既不需要给税务机关,也不需要给扣缴单位。 第三,留存资料多数都是在发生相关事项时产生的,不需要再额外单独准备资料,比如住房贷款合同,申请房贷时肯定都要签,即使税务局不要求,大家也需要留着的。 第四,税务部门事后核验时,凡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核对上的,不需要找纳税人查阅留存资料。但如果部门信息核对不上的,税务部门会找纳税人核对。
10.每次扣除都要填一次信息吗?
答:第一次填报专扣信息,需要填写完整,便于及时享受;以后月份就不需要再填。年末时如果无变化确认一下即可,有变化更改一下就行。
11.计税以年为单位综合,工薪族每月如何缴个税?
答:采用累计扣税法,公式为: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=累计收入-累计免税收入-累计减除费用-累计专项扣除-累计专项附加扣除-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。 举例来说,某职员2015年入职,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,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,“三险一金”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,享受子女教育、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000元。
12.工薪族每月预扣预缴税款相加,是否为年度最终缴纳税款?
答:对于大部分只有一处工资薪金所得的工薪族,纳税年度终了时预扣预缴的税款基本上等于年度应纳税款,因此无须再办理自行纳税申报、汇算清缴。
13.个人不愿意单位掌握相关隐私信息,怎么办?
答:可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,自行向汇缴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。
14.个人没有固定的任职单位,没有工资、薪金所得,但有其他收入,又该怎么办?
答:可选择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,自行向汇缴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。
15.大病医疗支出能否按月享受扣除?
答:6项专项附加扣除中,大病医疗支出按年享受扣除。可以第二年汇算清缴时扣除。
16.生病不愿让其他人知道,怎么办?
答:请大家放心,税法和专扣办法已经明确规定,税务机关和扣缴单位都必须做好信息保密工作,税务部门有责任保护好纳税人的隐私。而且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》不涉及大病医疗扣除项,因此单位不会掌握相关信息,纳税人需要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,自行向汇缴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。
17.如果A从明年1月起支付房租租金,但3月才将相关信息报送单位,1月、2月房租租金能否补扣?
答:可以。在一个纳税年度内,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,以致在预扣时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额享受扣除的,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申请补充扣除,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,向汇缴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。
18.公司人多,年底本来就忙,时间太紧张,新政策落地肯定还会遇到很多问题,怎么处理?
答:这次个税改革是中国税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。尤其首次尝试专项附加扣除,政策比较复杂,又涉及广大纳税人的孩子、房子、老人等重大且人利益的事儿。此次支撑新税制运行的信息系统也是首次投入运行。改革力度之大、覆盖范围之广,都是空前的,各方面都会有个磨合期,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。遇到问题可及时通过热线电话12366、办税大厅等向税务部门咨询。 对扣缴单位来说,有的单位内部也需要多部门配合,有的单位还需要上级部门审批工资发放计划,享受政策的链条较长。特别是政策马上开始执行,对1月初就发放工资的单位来说,准备时间很紧张,要把专扣政策及时准确地落实到每一个人,确实难度非常大。如有单位还有不掌握政策的情况可联系税务部门上门辅导培训。
专项扣除:
19.孩子在国内幼儿园上学,需要保存哪些资料?
答:不需要特别留存资料。
20.孩子上学放寒暑假,能否享受连续扣除?
答:可以。
21.孩子因病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期间,能否享受扣除?
答:可以。
22.孩子在境外上学,能否享受扣除?
答:可以。
23.孩子已满3岁,由于身体或其他原因没上幼儿园,能否享受扣除?
答:可以。
24.子女在国内上学需要留存凭证吗?
答:不需要。
25.孩子在境外上学,需要保存哪些资料?
答: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以及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。
26.享受大病医疗支出扣除,需要哪些凭证?
答: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,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医药费用清单等。
27.大病医疗支出能否按月享受扣除?
答:不可以,大病医疗支出按年享受扣除。
28.明年(2019年)生病支付的大病医疗费用何时可以办理?
答:2020年。
29.明年(2019年)1月1日起,A开始偿还首套房房贷,25年还清,25年内都能享受扣除吗?
答:不能,扣除期最长不超过240个月。
30.享受房贷利息扣除,需要保存哪些资料?
答:留存住房贷款合同、贷款还款支出凭证。
31.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的首套住房贷款如何扣除?
答:婚后可选择一套,由购买方扣除1000元/月,也可以由夫妻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扣除500元/月。
32.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是否都能扣除?
答:可以。
33.如何定义首套住房贷款?
答:可查阅贷款合同(协议),或者向办理贷款的银行、住房公积金中心进行咨询。
34.要享受房租扣除,需要保存哪些资料?
答:住房租赁合同或协议等。
35.在北京工作并且有房,为便利上班租房,能否抵扣房租?
答:不能。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有住房,才可以享受扣除。
36.独生子女,赡养老人的支出是否需要留存凭证?
答:不需要。
37.兄弟三人,赡养老人的支出是否需要留存凭证?
答: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。
38.兄弟三人,每月赡养老人分摊扣除额度可否为1200元、400元、400元?
答:不可以,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。
39.继续教育扣除需要哪些凭证?
答:相关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,技能人员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等。
|